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都說植物肉味道一樣好 為何沒人買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植物肉漢堡和雞塊的味道真能媲美真肉嗎?很多人點頭稱是,可掏錢購買時卻遲疑不決。Nectar食品研究機構上個月發布了一份詳盡報告,比較了植物肉與真肉的口感。結果令人振奮:54%的受試者認為,來自Beyond Meat、Impossible Foods等13個品牌的20款植物肉產品(包括漢堡、雞塊和香腸)在口感上不輸真肉,甚至更勝一籌。這對關心環保、公共健康和動物福祉的人來說,理應是好消息。然而,令人費解的是,盡管植物肉的味道已如此出色,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卻幾乎紋絲不動。


幾十年來,無數領域的專家都在苦苦思索如何讓人們少吃肉。單靠宣傳工廠化養殖的危害遠遠不夠,羞辱消費者、要求徹底改變生活方式或追求完美更是行不通。我一直相信,提供更好的市場選擇才是推動變革的王道。價格、便利性和口感這三駕馬車,是植物肉行業的“聖杯”。除非更環保、更健康的選擇在價格上更實惠、獲取更方便、味道更誘人,否則指望人們改變飲食習慣無異於癡人說夢。

如今,植物肉在口感上已接近甚至超越真肉。價格雖未完全持平,但在某些情況下已比真肉便宜。獲取便利性也在提升,像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這樣的品牌已遍布主流超市,漢堡王和星巴克也推出了植物肉餐點。盡管植物肉在價格-口感-便利性(PTC)三要素上尚未完全超越真肉,但數據表明,我們離目標前所未有地近。然而,消費者的飲食革命遲遲未至。植物肉僅占零售肉類市場的1%,而美國人每年人均肉類消費量超過225磅,且還在攀升,美國仍是全球肉食消費大國之一。如果“價格-口感-便利性假說”完全成立,市場格局理應大不相同。


2023年,Rethink Priorities的研究員 Jacob Peacock對這一假說進行了檢驗,審視了關於植物肉和消費者行為的現有研究。他的結論令人意外:價格、口感與便利性並不能全面解釋消費者的選擇。Peacock指出,獲取可靠數據的難點在於缺乏現實場景研究、消費者自述不可靠以及對照組缺失。多項研究顯示,即便價格和便利性不是問題,且消費者承認植物肉口感相近,他們仍偏愛真肉。即使在假設場景中,消費者也表示更傾向於真肉,而非植物肉。

Peacock的研究揭示,我們低估了社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。飲食,尤其是肉類消費,早已被政治化。保守派人士往往對環保信息嗤之以鼻,一些共和黨政客甚至提出立法,試圖將植物肉產業擋在州外。肉類還與性別觀念掛鉤,被認為是“男子氣概”的象征。即便這些觀念缺乏理性依據,人類的行為卻常受情感、社會和心理因素驅動。想象一下,即便食品科技打造出史上最美味的漢堡,價格親民,大多數人可能還是會選擇普通的牛肉漢堡,這無疑令人沮喪。


Nectar的研究也指出,植物肉口感仍有改進空間。即便是表現最佳的產品,喜歡植物肉的消費者對其偏好程度也低於真肉的“鐵粉”。因此,一些植物肉品牌雖獲“Tasty Award”,卻未能摘得“Parity”或“Superiority Award”,後者要求產品在偏好上與真肉平分秋色或大幅領先。但口感的局限顯而易見:既然過半受試者認為20款植物肉產品口感不遜於真肉,植物肉銷量本應遠超現狀。


這一發現雖令人沮喪,卻也為植物肉行業指明了方向。價格、口感與便利性確實影響消費者選擇,盡管作用小於預期。繼續提升植物肉的美味與實惠絕非徒勞。但現在,我們必須拓寬視野,深入研究驅動飲食選擇的更復雜因素。營銷人員和教育者需要將這些因素融入宣傳。當有人承認植物肉味道不差卻仍選擇真肉時,我們得弄清原因。是什麼在阻礙他們?如何消除或減輕這些障礙?答案不會輕易浮現,但有價值的事物從不簡單。研究心理和社會偏見,可能是植物肉行業打破僵局的關鍵。



圖為各種植物肉 (shutterstock)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60 秒